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樓中樓裝潢設計要怎麼規劃比較好,這種雙層空間真的很有魅力,但裝修起來也特別需要技巧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的設計重點,讓你的樓中樓住起來既舒服又有質感。
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樓梯設計,這可是連結上下層的靈魂啊!建議可以選擇懸浮式或鏤空設計,不僅看起來輕盈,還能讓光線穿透。記得踏步高度要控制在18-20公分,走起來才不會吃力。如果是小坪數的話,旋轉樓梯就很適合,佔地小又很有設計感。
樓中樓常見空間規劃對比表
空間類型 | 適合位置 | 優點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---|
主臥房 | 上層 | 隱私性高 | 需考量採光通風 |
客廳 | 下層 | 動線流暢 | 注意挑高比例 |
書房 | 樓梯轉角 | 利用零碎空間 | 需加強隔音 |
儲藏室 | 下層角落 | 收納便利 | 注意防潮處理 |
採光問題也是樓中樓裝修的重點,建議可以在樓梯間加裝玻璃磚或透光材質的隔間,讓自然光能夠灑進室內。很多台灣的老公寓樓中樓都比較昏暗,這時候就要靠人工照明來補強了。軌道燈、嵌燈搭配落地燈是不錯的選擇,記得要分區控制才不會浪費電。
說到收納,樓中樓最棒的就是可以充分利用垂直空間。像是樓梯下方的畸零地,做成抽屜或展示櫃都很實用。上層的牆面也可以做整面的系統櫃,收納換季衣物或棉被。不過要提醒的是,櫃體最好不要做太滿,留些空白才不會讓空間感覺壓迫。
風格選擇上,現在很流行工業風混搭北歐風的設計,裸露的管線搭配木質元素,很適合樓中樓的挑高特性。如果喜歡溫馨一點的感覺,可以考慮日式無印風,用淺色木材和白色牆面來放大空間感。記得樓上樓下要用相同色系來維持整體感,局部再用跳色點綴就很完美了。
樓中樓裝潢前必看!5個你該知道的設計重點,今天就要來跟大家分享這種特殊房型在規劃時最容易被忽略的細節。樓中樓雖然看起來很時尚,但其實在空間利用上有很多眉角要注意,一不小心就會讓生活變得很不方便呢!
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樓梯設計,這可是影響整個空間動線的關鍵。建議預留至少80公分的寬度才夠兩人錯身,踏步高度最好控制在18-20公分之間,老人家走起來才不會太吃力。記得在樓梯下方規劃收納空間,像是抽屜或櫃體都很實用,這樣才不會浪費每一寸寶貴的坪數。
設計重點 | 建議規格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樓梯寬度 | 80-100公分 | 需考量傢俱搬運 |
踏步高度 | 18-20公分 | 避免過陡 |
扶手高度 | 85-90公分 | 需符合人體工學 |
收納空間 | 至少0.5坪 | 可結合樓梯設計 |
再來要特別注意採光問題,很多樓中樓因為挑高設計,容易讓光線集中在某個區域。建議可以在二樓牆面開設透光窗或使用玻璃隔間,讓自然光能夠穿透到各個角落。如果預算足夠,安裝智能調光簾也是不錯的選擇,這樣就能根據不同時段調整室內亮度。
說到隔音更是不能馬虎,特別是樓板厚度至少要達到15公分以上,建議再加鋪隔音墊或實木地板。臥室最好規劃在二樓,這樣才不會被一樓的公共區域干擾。記得預留管線維修孔,不然以後要檢查水電可是會很麻煩的。
最後提醒大家,樓中樓的冷氣配置要特別規劃,因為熱空氣會往上飄,所以二樓的冷氣噸數要比一樓大一些。建議採用分層控制系統,這樣才能避免樓上熱到爆、樓下冷到發抖的狀況發生。記得在裝潢前先跟設計師確認好這些細節,才不會住進去之後才後悔莫及啊!
小坪數救星!樓中樓如何規劃讓空間放大一倍
最近台北房價真的貴到哭,想住市中心又不想住鳥籠,樓中樓設計根本是小資族的救星啦!我自己就住過5年的樓中樓套房,真的超懂那種「坪數小但看起來超寬敞」的感覺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技巧,讓你的小空間瞬間變身豪宅感~
挑高是關鍵,一般來說樓中樓最好要有3.6米以上高度,下層做客廳、廚房,上層當臥室剛剛好。記得樓梯不要做太佔空間的,像這種螺旋梯或收納梯就超省位:
樓梯類型 | 優點 | 適合坪數 |
---|---|---|
螺旋梯 | 美觀又省空間 | 8坪以下 |
收納梯 | 階梯可當抽屜 | 10坪左右 |
懸浮梯 | 現代感十足 | 12坪以上 |
燈光設計很重要,上下層都要裝夠亮的燈,不然會很像地下室。我推薦用軌道燈+層板燈組合,價格不貴又能營造層次感。牆面盡量選淺色系,白色、米色這種會讓空間感放大很多,千萬別想不開貼深色壁紙啊!
收納部分要向上發展,樓梯下方、夾層邊緣都是黃金收納區。我之前在淘寶買到一種超薄鞋櫃,厚度只有15公分,塞在樓梯下面剛剛好。廚房可以用摺疊式餐桌,朋友來吃飯再打開,平常收起來走路空間超大~
樓中樓裝潢預算怎麼抓?過來人分享省錢秘訣
最近好多朋友在問樓中樓裝潢預算怎麼抓?過來人分享省錢秘訣,其實這種挑高房型雖然看起來很氣派,但裝潢起來真的處處都是錢坑啊!我自己前年剛裝潢完一間樓中樓,從一開始預算爆表到後來學會精打細算,真的累積不少血淚經驗可以分享。首先要抓預算的話,建議先把樓中樓特有的工程項目列出來,因為這些通常都比一般平層裝潢貴上不少。
樓中樓最花錢的就是鋼構樓板跟樓梯了,這兩項加起來可能就佔掉總預算的3成左右。我當初比價了5家廠商才找到價格合理的,建議大家一定要多問幾家。另外像是挑高空間的燈具安裝、窗簾訂製這些也都是隱形成本,很多人一開始都會漏算。下面這個表格是我整理的樓中樓裝潢主要項目跟大概的價格區間,給大家參考:
項目 | 價格範圍(每坪)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鋼構樓板 | 2.5-4萬 | 依材質厚度不同價格差異大 |
樓梯 | 3-8萬 | 旋轉梯最貴,直梯最便宜 |
挑高燈具安裝 | 0.8-1.5萬 | 含高空作業車費用 |
特殊窗簾 | 1-2萬 | 挑高窗簾需要特別訂製 |
扶手欄杆 | 0.5-1.2萬 | 玻璃扶手比鐵件貴約30% |
裝潢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地方其實可以省,像是樓梯不一定非要那種很浮誇的設計,簡單的直梯搭配好一點的扶手就很好看又省錢。還有就是二樓的隔間可以考慮用輕隔間代替磚牆,這樣既能省錢又能減輕樓板負重。最讓我意外的是燈具,原本設計師推薦的那些進口吊燈貴到嚇死人,後來我在台灣的燈具工廠直接訂做,價格只要1/3而且質感完全不輸。
水電配置也是個大學問,樓中樓因為有上下層,管線要怎麼走才不會浪費材料真的很重要。我後來找到一個老師傅,他幫我把主要管線都集中在同一面牆,這樣施工時間縮短很多,工錢自然也省下來。還有就是收納空間的規劃,與其花大錢做一堆系統櫃,不如利用樓梯下方的畸零空間,這些地方好好設計其實超級實用。